脖子引起怎麼吃藥都不好的頭痛? 「頸因性頭痛」中招!

文/陳詠聖(康富物理治療所大安所治療師)

「為甚麼我的頭痛,怎麼吃止痛藥了,還是這麼痛。」
「明明早上沒事,但是怎麼只是辦公室工作數小時後,頭就開始痛了。」

 

 

頭痛怎麼吃藥不會好?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因為肩頸附近的肌肉過於緊繃,產生轉移痛延伸至頭部的一種頭痛類型。通常有這類型疼痛時,服用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通常只能微幅減緩疼痛,而且維持時間並不長,因為沒有解決掉造成疼痛的根源。

高風險的族群包括辦公室工作者、長時間開車和使用3C產品的人,而比較容易緊張的人也是高風險族群,因為這類人的肌肉筋膜緊繃程度更高,更容易有疼痛蔓延到頭部的情況產生。

 

 

具體三大特徵

「單側出現」、「受動作與姿勢影響」、「按壓頸部肌肉會更痛」是這類型頭痛的三大特徵。

  • 單側出現:通常頸因性頭痛的分布是不對稱的。有可能是頭部兩側的疼痛程度不一樣,或甚至只有一側會疼痛,這起因於肩頸兩側肌肉緊繃程度的不相同,導致兩側疼痛程度也不會一樣;相較之下,與某些會出現對側痛或整片痛(例如偏頭痛)的類型是很不一樣的。
  • 受動作與姿勢影響:通常頸因性頭痛會受到不同姿勢與動作的影響。例如點頭、將頭往前延伸會使疼痛加據,而縮下巴、頸部回位時會使疼痛舒緩,因為前者會讓頸部肌肉負擔上升,而後者讓頸部肌肉得以休息。
  • 按壓頸部肌肉會更痛:通常頸因性頭痛的根源是肌肉,所以頸部肌肉會有明顯的壓痛,甚至會有按壓時將疼痛延伸至頭部的「激痛點」,而且與目前的頭痛重疊性高,這也是最直接可以辨別頸因性頭痛的特徵。

 

何謂「激痛點」呢?激痛點是指肌肉因為過於緊繃而循環不好,產生的過敏疼痛點,而且按壓激痛點會使疼痛蔓延至相鄰的區域(轉移痛)。最常見產生頸因性頭痛的三條肌肉為「上斜方肌」、「枕下肌群」、「胸鎖乳突肌肉」,通常疼痛的區域與下方所標示位置有重疊表示此條肌肉可能具有激痛點及轉移痛區。

  • 上斜方肌(圖一):轉移痛會傳至「耳朵後方」、「耳朵前上側」以及「眼眶後面」。
  • 胸鎖乳突肌(圖二):轉移痛會傳至「耳朵後方」、「耳朵內部」、「眼眶周圍」以及「額頭前方」。
  • 枕下肌群(圖三):轉移痛會傳至「耳朵後方」、「耳朵前上側」以及「眼眶後面」。

 

除了上述三條肌肉以外,仍有其他常見會誘發頸因性頭痛的肌群,包含「頭夾肌」、「頸夾肌」、「顳肌」、「額肌」等等,可以更完整地找出這類型頭痛的誘發來源。

 

 

通常怎麼處理呢?

由於藥物療效普遍不佳,所以需要針對緊繃或產生激痛點的肌肉進行徒手治療處理,最直接的方法是找出激痛點給予「缺血式按壓」,或這些肌肉單點且深層式的肌肉放鬆,例如找到上斜方肌的激痛點按壓60-120秒,使得疼痛程度降低和範圍減縮。此外還需搭配「深頸屈肌群」的運動治療訓練,練習頸部的深層核心肌肉使頸部淺層肌肉得以休息而放鬆。最後,使「姿勢回正」並且「定期伸展」,才會有真正長期的效果。

 

快看肩頸良方–深頸屈肌群訓練

  

#頸因性頭痛 #激痛點 #轉移痛 #缺血式按壓 #深頸屈肌群訓練 

 

脖子引起怎麼吃藥都不好的頭痛? 「頸因性頭痛」中招!

脖子引起怎麼吃藥都不好的頭痛? 「頸因性頭痛」中招!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因為肩頸附近的肌肉過於緊繃,產生轉移痛延伸至頭部的一種頭痛類型。通常有這類型疼痛時,服用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通常只能微幅減緩疼痛,而且維持時間並不長,因為沒有解決掉造成疼痛的根源。

烏龜脖、圓背?原來叫做「上交叉症候群」!

烏龜脖、圓背?原來叫做「上交叉症候群」!

許多人看診常會得到醫師的一個診斷,叫做「上交叉症候群」,上交叉症候群英文為「Upper Cross Syndrmome」,是一種慢性的肩頸疼痛症狀,由於長時間坐姿不良導致肌肉不平衡而發生,嚴重一點還會產生「頸因性頭痛」,高風險族群是辦公室工作者、須長時間開車或高頻率使用3C的人。

腳麻腰痛就一定是坐骨神經痛嗎?動作評估指引您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向!

腳麻腰痛就一定是坐骨神經痛嗎?動作評估指引您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向!

功能性動作的診斷是治療師的臨床重點功課之一,藉由動作評估找到受傷及疼痛的來源而後擬定治療的方向,有時候「不做什麼」比「要做什麼」還來得重要喔,跟各位分享主訴坐骨神經痛個案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