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尿、急尿不是膀胱的錯!(上)—或許只是你的神經系統太聰明了

文/ 閻永珍(康富物理治療所中正所治療師)

 

連假出遊,車潮湧現,最怕尿意突然襲來。為了應付漫長的⾞程,許多⼈會選擇在每一個停駐點都下車上廁所,就算是沒有尿意,也還是把尿排乾淨再上路。大家都知道「憋尿」不好,但你可知道,如果我們總是經常性地「尿了再上!」反而會弄巧成拙,讓自己越來越頻尿。

 

膀胱:不簡單的「⽔球」

在我們骨盆腔內的底層,有一組很特別的肌群稱為骨盆底肌。 骨盆底肌向上支撐著內臟,像是膀胱、攝護腺、子宮和直腸;向下控制著泌尿、排便和性行為。膀胱位在骨盆腔前側,恥骨聯合的後方,負責儲存及排出尿液。

我們身體大大小小的臟器主要是由「交感神經」跟「副交感神經」共同控制調節:

  • 交感神經負責因應緊急狀態。
  • 副交感神經調節身體休養生息。

緊張忙碌時,交感神經會主導身體進入戰鬥狀態,幫助我們專注眼前工作;於此同時,交感神經會抑制消化、排泄等功能,讓膀胱延展、放鬆,像水球般逐漸脹⼤,利於儲尿。就好像大腦在告訴膀胱:「嘿,我們現在正在忙,沒空上廁所!你得脹大一點、多裝點尿,知道嗎?」

當工作告一段落,心情放鬆下來,副交感神經就會接管身體,啟動消化、免疫、排泄系統,幫助身體吸收養分,修復生理機能,排出代謝廢物。此時,副交感神經會讓膀胱收縮、尿道括約肌放鬆,舒服排出尿液,解放的暢快盡在不⾔中!

 

我們的意識可以控制膀胱

無論你的⼤腦意識多強烈,都無法控制內臟功能的運作。即便是意志力堅強的運動員,也無法在激烈運動後,命令心臟從每分鐘 130 下降低為 72 下。不過,⼤腦的意識卻可以控制膀胱喔。

「泌尿控制」跟「呼吸」都是非意識控制下的「反射動作」,吸氣、吐氣不需要指令就會⾃然發⽣,尿意也是。不過,他們是『唯二』的例外,我們可以透過意識,控制呼吸的頻率、深淺,以及排尿時機唷。

 

避免稍有尿意就跑廁所

膀胱⼤⼩因⼈⽽異,⼀般⽽⾔,成⼈膀胱的容量約 400~600cc,當膀胱內的尿液累積到⼀定程度,膀胱漲大的壓⼒經由神經傳回⼤腦,⾝體就會感受到尿意,我們便可⾃由判斷是否去上廁所。

  • 第⼀次提醒:膀胱約脹到 50% (200 cc 左右)時,會出現第⼀次提醒,⾝體感受到輕微的尿意。不建議任何人在第一次提醒時就去上廁所,因為此時膀胱僅發揮它一半的儲尿功能。
  • 第⼆次提醒:膀胱脹⼤到近 80% 時(300~400cc)會有第⼆次提醒。建議當感受到第二次提醒時,就應將排尿視為第一優先,從容舒服地去廁所,這是生理機制上最理想的狀態。
  • The Final Call:如果忽略第⼆次、第三次尿意提醒,尿液將持續不斷增加,膀胱硬是被撐⼤,這就是⼤家很熟悉的「憋尿」了。此時感受會從「需要去上廁所」到充滿急迫感的「現在、立刻、馬上去上廁所」,身體發出強烈警告「膀胱要爆炸了!」

有些人只能感受到排尿的急迫性,無法分辨現在是第幾次的尿意。我會建議,我們要做呼吸練習,對身體打開多一點覺察,培養接收身體訊息的敏銳度。如果實在感受不到第一次、第二次的尿意提醒,那麼當我們覺得稍微有一點急的尿意時,就應該要起⾝從容地去上廁所。

 

頻尿的原因:揣摩上意的「神經可塑性」

不建議在稍微有尿意時就去上廁所,是因為此時的膀胱僅發揮它⼀半的儲尿容量,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膀胱的儲尿功能。如果我們總是在稍有尿意,或是,常常在沒有尿意時就事先跑廁所,聰明的⼤腦就會「揣摩上意」主動記憶並調整,以為膀胱儲尿達 50% 就必須得排空。

一旦「事先排尿」養成習慣,我們的神經系統會誤將低容量排尿視為正常,所以儲尿量只達 50% 時就變成急尿了。當發現明明就尿急,小便卻沒有想像中多,我們就要注意了。這時候,可以刻意練習,在稍有尿意時先暫時等一下下,大約一、二十分鐘,訓練一下膀胱,幫助神經系統恢復原本的記憶。慢慢拉長控制的時間,直到能夠維持2小時才排尿一次的頻率。

下⼀篇我們會談談如何透過有效的排尿訓練改善頻尿、急尿的狀況。

影響頻尿的原因很多,建議先諮詢相關尃業醫療人員確認狀況後,再進行練習。

 

#泌尿控制 #骨盆底肌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神經可塑性 #膀胱 #直腸 #⼦宮 #頻尿 #急尿#預防性排尿 

脖子引起怎麼吃藥都不好的頭痛? 「頸因性頭痛」中招!

脖子引起怎麼吃藥都不好的頭痛? 「頸因性頭痛」中招!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因為肩頸附近的肌肉過於緊繃,產生轉移痛延伸至頭部的一種頭痛類型。通常有這類型疼痛時,服用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通常只能微幅減緩疼痛,而且維持時間並不長,因為沒有解決掉造成疼痛的根源。

烏龜脖、圓背?原來叫做「上交叉症候群」!

烏龜脖、圓背?原來叫做「上交叉症候群」!

許多人看診常會得到醫師的一個診斷,叫做「上交叉症候群」,上交叉症候群英文為「Upper Cross Syndrmome」,是一種慢性的肩頸疼痛症狀,由於長時間坐姿不良導致肌肉不平衡而發生,嚴重一點還會產生「頸因性頭痛」,高風險族群是辦公室工作者、須長時間開車或高頻率使用3C的人。

腳麻腰痛就一定是坐骨神經痛嗎?動作評估指引您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向!

腳麻腰痛就一定是坐骨神經痛嗎?動作評估指引您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向!

功能性動作的診斷是治療師的臨床重點功課之一,藉由動作評估找到受傷及疼痛的來源而後擬定治療的方向,有時候「不做什麼」比「要做什麼」還來得重要喔,跟各位分享主訴坐骨神經痛個案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