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最初,像個孩子一樣

文/柯韋宏(康富物理治療所大安所治療師)

 

像個孩子一樣,能不能也找回當最初充滿彈性和活力的身體呢?

在布拉格學院(Rehabilitation Prague School)中有一個學派,研究者發現了一種藉由重新溫習孩子們的身體成長學習歷程(發展肌動學),把我們的身體盡量調整到原廠設定的身體位置。讓我們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活動身體去完成日常活動,避免因為不良姿勢和代償的問題損耗身體而導致受傷。

今天介紹大家一個每個人都可以上手的呼吸練習!

 

姿勢準備

首先,仰躺在一個穩定平坦的平面上,將雙腳騰空,大腿可以微微的張開,想像自己是三個月大的嬰兒躺在床上。

如果覺得難以保持雙腳騰空的動作,可以在腿下放張椅子或是一個瑜伽球。

 

呼吸練習

姿勢擺好後,將胸口與骨盆調整到平行的位置(即不要骨盆前傾或後傾)。接著透過呼吸練習要去感受到肚子可以呈現 360 度的環狀擴張。

動作維持 3~5 個呼吸,重複 10 次,一天可以做三回。

如果覺得無法感受到環狀擴張的感覺,可以把手放在側邊肋間、下背或是鼠蹊部,並施加一些壓力,感受是否有抵抗手給的壓力。

 

不是網球肘?不是高爾夫球肘?居然是旋前圓肌/旋後肌症候群

不是網球肘?不是高爾夫球肘?居然是旋前圓肌/旋後肌症候群

手肘處發生疼痛或無力時,常常被診斷為網球肘(如果症狀在手肘外側)和高爾夫球肘(如果症狀在手肘內側),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但經過相關的治療仍不見好轉呢?或許你應該重新確認,是不是肌肉卡壓神經的旋前圓肌症候群以及旋後肌症候群。

跑者膝大揭密 「髂脛束症候群」!

跑者膝大揭密 「髂脛束症候群」!

跑者膝又稱為髂脛束症候群,是一種過度使用所導致的損傷,常見於需要重複彎曲和伸直膝蓋的個案身上,跑者、田徑選手、單車愛好者和划槳愛好者身上都很常見,初期時僅會覺得運動完膝蓋外側緊繃疼痛,隨著狀況惡化會在運動當下甚至休息時也感到不適。

咬會痛 嘴打不開 「顳顎關節障礙」!

咬會痛 嘴打不開 「顳顎關節障礙」!

顳顎關節出現問題時,會稱呼為「顳顎關節障礙(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d/or muscle Disorder,簡稱TMD)」,指顳顎關節及其周圍肌肉出現「疼痛」、「機能障礙」,及出現耳鳴等其他類型的「相關症狀」。